沈雨晴揉了揉酸痛的脖颈,将最后一箱档案放回仓库的架子上。作为"墨韵"画廊的策展人,整理这些尘封已久的资料是她最不喜欢的工作之一。仓库里弥漫着纸张和颜料混合的气味,阳光透过高处的气窗斜射进来,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尘埃。
"应该就是这些了。"她自言自语道,拍了拍手上的灰尘。正准备离开时,余光瞥见角落里一个被黑布覆盖的矩形物体。好奇心驱使她走近,掀开了那块积满灰尘的布料。
一幅油画静静地立在那里。
画中是一位穿着民国时期服饰的年轻女子,侧身而立,珍珠耳环在昏暗的背景中泛着柔和的光泽。女子面容清丽,眼神中透着说不出的忧郁与坚毅。最让沈雨晴震惊的是,画中女子的面容与她有七八分相似,尤其是那双微微上扬的丹凤眼和左眼角那颗小小的泪痣。
"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?"沈雨晴轻声念出画框下方的小标签,却没有找到任何作者署名。她迅速翻阅手中的登记册,却没有找到关于这幅画的任何记录。
"奇怪……"她皱起眉头,拿出手机拍下这幅画,决定回去查查资料。出于职业习惯,她小心翼翼地检查了画作的保存状况——油彩保存完好,没有明显裂纹,应该不是近代作品,但也不像有上百年历史的样子。
回到办公室,沈雨晴立刻打开电脑搜索相关信息。输入"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民国"几个关键词后,跳出的结果大多是维米尔的那幅世界名画,没有任何与这幅画相似的结果。
"难道是赝品?"她咬着下唇思索,"但为什么要画成民国风格?"
正当她准备放弃时,一条冷门的论坛帖子引起了她的注意:《寻找失落的民国画家顾远》。帖子中提到,顾远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于南京的画家,擅长人物肖像,尤其以一幅《珍珠少女》闻名,但原作在战乱中遗失。
"顾远……"这个名字在她舌尖滚动,莫名带来一丝熟悉感。她点开发帖人的资料,却发现账号已经多年未登录。
下班时间早已过去,画廊里只剩下沈雨晴一人。她决定将画作暂时保管在办公室的保险柜里,明天再请教几位艺术史专家。当她再次凝视画中女子的眼睛时,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——仿佛画中人也在凝视着她,想要诉说一个被时光掩埋的秘密。
那天晚上,沈雨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。
梦中,她穿着绣有兰花的淡紫色旗袍,站在一座西式花园里。远处传来钢琴声,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的香气。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年轻男子背对着她,正在画架前作画。
"书瑶,别动。"男子头也不回地说,声音低沉温柔,"就保持这个姿势。"
她想开口询问,却发现自己无法控制梦中的身体。不知过了多久,男子终于放下画笔,转身向她走来。就在她即将看清对方面容的瞬间,闹钟刺耳的铃声将她拉回了现实。
沈雨晴猛地坐起,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。窗外,晨光刚刚爬上城市的天空线。她拿起手机,发现才早上六点,却再也无法入睡。梦中那种真实的触感、气味和声音,远超普通梦境的程度。
"书瑶……"她喃喃重复梦中男子对她的称呼,"这是谁的名字?"
带着满腹疑问,沈雨晴比平时早了两小时到达画廊。她径直走向保险柜,取出那幅神秘的油画,在晨光中仔细端详。画中女子的珍珠耳环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,仿佛在回应她的注视。
"你到底是谁?"她轻声问道,"为什么我会梦到你?"
接下来的几天,沈雨晴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调查这幅画的来历。她联系了几位艺术鉴定专家,将画作的高清照片发给他们询问意见。大多数回复都是需要亲眼鉴定才能确定真伪,但有一位南京大学的周教授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。
"沈小姐,这幅画的风格确实与顾远的作品极为相似。"周教授在电话里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,"尤其是人物眼神的处理方式——顾远擅长通过眼睛传达人物灵魂。如果你方便的话,我很想亲自看看原作。"
挂断电话,沈雨晴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。她终于找到了一丝线索。正当她准备将这个消息记录在案时,手机弹出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:
"那幅画不属于你。物归原主,对大家都好。"
沈雨晴的手指僵在屏幕上方。这条没头没尾的威胁信息让她脊背发凉。她环顾四周,画廊里游客来来往往,没有任何异常。是谁知道她手上有这幅画?又是谁想要得到它?
当晚,沈雨晴再次陷入那个民国梦境。这一次,场景换成了一个灯火通明的舞厅。她——或者说梦中的"书瑶"——正与那位灰色西装的男子共舞。周围人们的笑声、音乐声、香槟杯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无比真实。
"远之,父亲不会同意我们的事。"梦中的她低声说。
男子——远之——轻轻收紧环在她腰间的手臂:"书瑶,我不在乎你家有多少钱。我只在乎你。"
梦境突然转换,她站在一栋着火的建筑前,浓烟呛得她睁不开眼。远处传来枪声和尖叫。有人从背后抱住她,将她推向安全的地方……
"不!远之!"她听见自己撕心裂肺的呼喊。
沈雨晴惊醒时,枕头已被泪水浸湿。她打开台灯,颤抖着喝下一大杯水。这些梦境太过连贯、太过具体,不像普通梦境那样支离破碎。更可怕的是,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梦中"书瑶"的每一种情绪——爱恋、恐惧、绝望——就像那是她自己的记忆一样。
"这太荒谬了。"她对自己说,"一定是最近工作压力太大。"
第二天,沈雨晴顶着黑眼圈去上班。她决定暂时将画作转移到家中保管,直到周教授来鉴定为止。正当她小心翼翼地将画包装好时,画廊老板林总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。
"雨晴,听说你发现了一幅未登记的油画?"林总推了推金丝眼镜,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画上。
沈雨晴心跳加速,不知为何感到一丝不安:"是的,在仓库角落里发现的。我正想向您汇报……"
"让我看看。"林总不由分说地接过画作,仔细端详起来。沈雨晴注意到他的表情从好奇逐渐变为震惊,最后定格在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神情上。
"这幅画……"林总的声音有些异样,"你查过它的来历了吗?"
"只查到可能与一位叫顾远的民国画家有关。"沈雨晴谨慎地回答,"我联系了南京大学的周明远教授,他对此很感兴趣,准备下周来鉴定。"
林总的表情变得更加古怪:"周明远?"他停顿了一下,"这幅画暂时由我保管吧。作为画廊财产,我们需要走正规的鉴定程序。"
沈雨晴本能地想要反对,但职业素养让她保持了沉默。她看着林总将画带走,心中涌起强烈的不舍与不安,仿佛失去了某种重要的东西。
那天晚上,沈雨晴没有再做民国梦,却睡得极不安稳。凌晨三点,她被一种强烈的直觉惊醒——那幅画有危险。
顾不上多想,她穿上外套驱车前往画廊。深夜的城市街道空旷寂静,只有路灯投下长长的影子。当她悄悄用员工卡打开画廊侧门时,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。
画廊内一片漆黑,只有安全出口的指示灯发出微弱的绿光。沈雨晴打开手机照明,轻手轻脚地向林总办公室移动。就在她接近门口时,听到了里面传来的说话声。
"……必须尽快处理掉。"是林总的声音,"如果周明远看到那幅画,一切就完了。"
"你确定那是真品?"另一个陌生的男声问道。
"画框背面的家族印记错不了。八十多年了,我以为它早就毁在那场大火里……"
沈雨晴屏住呼吸,悄悄后退。就在这时,她的手机突然亮起——一条新消息提醒。办公室内的谈话声戛然而止。
"谁在那里?"林总厉声喝道。
沈雨晴转身就跑,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开门声。她冲出侧门,跳上车迅速驶离。后视镜中,她看到林总站在画廊门口,脸色阴沉地记下了她的车牌号。
回到家,沈雨晴锁好所有门窗,拉上窗帘。她的大脑飞速运转——林总显然知道那幅画的来历,而且不希望周教授看到它。为什么?画中女子与她相似的容貌,那些奇怪的梦境,还有林总提到的"家族印记"……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她不敢细想的可能性。
手机再次震动,是周教授发来的邮件:
"沈小姐,关于你提到的那幅画,我查阅了一些资料。顾远确实有一幅名为《珍珠少女》的作品,描绘的是他的恋人林书瑶——南京富商林志远的独女。1937年南京沦陷前夕,顾远将一批画作托付给友人保管,自己则留下来寻找失散的林书瑶,从此下落不明。如果你手上的画是真品,将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。另,林书瑶的家族后来移居海外,据说她的侄子林耀华现在是国内知名画廊的老板……"
沈雨晴的血液几乎凝固。"林耀华"——那不正是林总的全名吗?
她颤抖着手指搜索"林耀华 家谱",很快找到了相关资料:林耀华,1958年生于新加坡,祖父林志远,姑母林书瑶……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,年轻的林书瑶穿着旗袍,左眼角有一颗泪痣,与她——与画中女子一模一样。
沈雨晴跌坐在沙发上,感到一阵天旋地转。这不是巧合,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巧合。那些梦境,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……她与这位八十多年前的女子之间,到底有什么联系?
第二天,沈雨晴请了病假没去上班。她需要时间思考,更需要找回那幅画。正当她制定计划时,门铃响了。透过猫眼,她看到一个陌生男子站在门外——三十岁左右,身材修长,穿着深蓝色衬衫,手里拿着一个长条形的包裹。
"沈小姐?"男子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,"我是顾言,顾远的曾孙。我想我们有必要谈谈那幅画。"
---
"顾远的曾孙?"沈雨晴的手指紧紧扣在门把上,心跳如擂鼓。她透过猫眼再次打量门外的男子——他眉目清朗,鼻梁高挺,下颌线条坚毅,眼神中透着一种莫名的熟悉感。
"我有证据。"男子似乎察觉到她的犹豫,从钱包里取出一张老照片举到猫眼前,"这是我曾祖父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。"
沈雨晴眯起眼睛。照片上是一个穿着民国时期西装的年轻男子站在画架旁,面容与门外男子有七分相似。更让她震惊的是,这正是她梦中那个被称为"远之"的男人。
她深吸一口气,打开了门。
"你怎么找到我的?"沈雨晴保持着安全距离,目光警惕地在男子和他手中的长条形包裹之间游移。
顾言微微一笑,眼角浮现出细小的纹路——与照片中顾远的笑容如出一辙。"我一直在寻找曾祖父失落的画作。当周教授告诉我有人发现了一幅疑似《珍珠少女》的作品时,我就开始调查。"他停顿了一下,"昨晚我黑进了画廊的监控系统,看到了你和林耀华的……争执。"
沈雨晴脸色一变:"那是违法行为!"
"为了保护家族遗产,有时候不得不走些捷径。"顾言毫不愧疚地耸耸肩,"我能进来吗?我想你会对我带来的东西感兴趣。"
犹豫片刻,沈雨晴侧身让他进入公寓。顾言环顾她简洁现代的客厅,目光在书架上几本关于民国艺术的书籍上停留了片刻。
"这是什么?"沈雨晴指向他放在茶几上的包裹。
顾言小心地解开包裹,露出一个古旧的檀木盒子。"曾祖父的遗物,从南京老宅的地板下找到的。我想它可能与你发现的画作有关。"
盒盖掀开的瞬间,一股淡淡的檀香混合着岁月的味道飘散开来。盒内整齐摆放着几封泛黄的信件、一枚珍珠耳环和一本皮面日记本。沈雨晴的目光立刻被那枚耳环吸引——它与画中女子佩戴的一模一样。
"可以看看吗?"她伸手触碰耳环的瞬间,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。眼前闪过无数碎片般的画面:花园里的拥抱、雨中的告别、燃烧的建筑……她踉跄了一下,被顾言及时扶住。
"你还好吗?"顾言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。
沈雨晴勉强站稳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。"没事,可能只是低血糖。"她避开顾言探究的目光,"这些信件写了什么?"
顾言打开最上面的一封,小心地展开脆弱的信纸。"大多是曾祖父写给林书瑶的情书,但这一封不同。"他指着日期,"1937年12月10日,南京沦陷前四天。"
沈雨晴凑近阅读那娟秀的字迹:
"远之:
当你看到这封信时,我已随父亲离开南京。不要来找我,局势太危险。叔叔坚持要带走你存放在画廊的全部画作,说会妥善保管。我偷偷留下了这幅《珍珠少女》,它对我而言太珍贵了。我把画和耳环一起藏在了老地方。
记住我们的约定,无论发生什么,终会再见。
永远属于你的,
书瑶"
"画廊?"沈雨晴猛地抬头,"是指现在的'墨韵'画廊?"
顾言点点头:"当时的'林氏画廊',由林书瑶的叔叔林志明经营,也就是现在林耀华的祖父。南京沦陷后,画廊被毁,林志明带着部分藏品逃往香港,后来转行做古董生意发了家,八十年代回大陆开了现在的'墨韵'。"
"那幅画怎么会出现在仓库里……"沈雨晴喃喃自语,突然想到什么,"等等,你说你黑进了画廊监控?能查到林总把那幅画放哪里了吗?"
顾言露出赞许的微笑:"已经查过了。画现在在他郊区别墅的保险柜里。更奇怪的是——"他掏出手机调出一段监控视频,"看这个。"
视频中,林总正在办公室用紫外线灯检查画框背面。当灯光移到右下角时,一个模糊的符号显现出来。
"这是什么?"沈雨晴眯起眼睛。
"顾家的家族印记。"顾言指向檀木盒内侧同样的标记,"曾祖父在所有重要作品上都会留下这个标记。林耀华显然在找什么东西。"
两人对视一眼,同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。
"画里藏着秘密。"沈雨晴说。
"而且是非常危险的秘密。"顾言补充道。
就在这时,沈雨晴的手机响了。屏幕上显示"周教授来电"。她按下接听键并开启免提。
"沈小姐!"周教授的声音异常急促,"我刚收到消息,林耀华已经安排私人飞机准备明天飞往瑞士。我怀疑他想把那幅画带出境!我们必须——"
电话突然中断。沈雨晴回拨过去,却提示对方已关机。
"情况比我想的严重。"顾言脸色阴沉,"林耀华不惜暴露自己也要带走那幅画,说明我们没多少时间了。"
"我们该怎么办?报警吗?"
"没有证据,警察不会受理。而且……"顾言犹豫了一下,"我怀疑这件事涉及的不只是一幅画。曾祖父的日记里提到过,南京陷落前,他受托保管了一批非常重要的东西。"
沈雨晴刚想追问,门铃再次响起。两人警觉地对视一眼。顾言示意她别出声,自己悄悄移到门边查看。
"两个男人,西装,耳麦。"他压低声音,"不是警察就是私家侦探。"
沈雨晴从抽屉里取出画廊的员工卡:"从消防通道走。我知道林总别墅的安保密码。"
他们迅速收拾好檀木盒,从厨房窗户爬到消防梯。刚下到二楼,就听到上方传来破门而入的声音。
"快走!"顾言拉住她的手冲向停在巷口的摩托车。
引擎轰鸣中,沈雨晴紧紧抱住顾言的腰,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腔。这不是害怕,而是一种奇怪的兴奋感,仿佛她曾经无数次这样坐在他身后逃离危险。
郊区别墅区坐落在城东的湖畔,安保森严。凭借员工卡和记忆中的密码,他们顺利通过了第一道门禁。
"现在怎么办?"躲在离林总别墅不远处的树丛中,沈雨晴低声问道。夜幕已经降临,别墅灯火通明,隐约可见人影晃动。
顾言检查了手机上的监控截图:"保险柜在书房,二楼东侧。但有两个保镖在门口。"
沈雨晴盯着别墅看了片刻,突然指向侧面的阳台:"那里没有监控,而且阳台门锁是老式的,我能打开。"
"你怎么知道?"
"我……"沈雨晴愣住了。她确实不知道,但当她看到那个阳台时,手指似乎自动记住了开锁的动作。"可能是以前来参加过林总的派对吧。"她含糊地回答。
等待保镖换岗的空档,他们悄悄接近别墅。沈雨晴从工具包里取出两把细长的开锁工具——她甚至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往包里放了这些东西——三下五除二就打开了阳台门。
"你到底是策展人还是职业大盗?"顾言半开玩笑地问,但眼神中带着探究。
沈雨晴没有回答。她自己也感到困惑,这些技能仿佛与生俱来,就像呼吸一样自然。
书房内空无一人。顾言直奔墙上的风景画,掀开后露出嵌入式保险柜。
"需要密码和指纹。"他皱眉道。
沈雨晴盯着保险柜面板,鬼使神差地输入了一串数字:19371213。
"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日子?"顾言惊讶地看着她。
"猜的。"沈雨晴干巴巴地说,内心却掀起惊涛骇浪——她根本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个密码的。
更诡异的是,当她把手指按在指纹识别器上时,保险柜竟然开了。
顾言震惊地看着她:"沈小姐,你到底是谁?"
"我不知道……"沈雨晴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。保险柜内,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静静地躺在那里,旁边还有一个牛皮纸信封。
顾言小心地取出画作,翻转过来。在紫外线灯下,画框背面的家族印记清晰可见,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印记旁边的一行小字:"真相在珍珠之下"。
"珍珠?"顾言轻轻触碰画中女子的耳环,"你是说……"
沈雨晴突然夺过画作,手指颤抖地抚过那枚珍珠耳环。在两人惊讶的目光中,她用力一按,珍珠竟然弹开了——里面藏着一枚微型胶卷。
"这不可能……"顾言倒吸一口冷气,"你怎么会知道?"
沈雨晴的眼前一阵发黑。无数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:她站在昏暗的房间里,小心翼翼地将胶卷藏入耳环;一个穿灰色西装的男人在门口守望;远处传来炮火的轰鸣……
"书瑶?"顾言不确定地唤道。
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,彻底打开了记忆的闸门。沈雨晴——不,此刻她感觉自己更像是林书瑶——抬起头,泪水模糊了视线:"远之……我终于找到你了。"
顾言如遭雷击,后退半步:"你在说什么?我是顾言,不是我曾祖父……"
楼下突然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。两人如梦初醒,迅速将胶卷和信件藏好,正准备离开时,书房门被猛地推开。
林耀华站在门口,身后跟着两名保镖。他的目光从沈雨晴手中的画作移到她泪痕未干的脸上,表情从愤怒转为震惊,最后变成一种诡异的了然。
"果然是你。"他轻声说,"八十三年了,你终于回来了。"
---
"你早就知道。"沈雨晴的声音不再颤抖,她直视林耀华的眼睛,手指紧紧攥着那枚微型胶卷。
林耀华示意保镖关上门,缓步走进书房。灯光下,他的面容显得格外苍老。"我不知道,只是怀疑。"他苦笑一声,"从我第一眼看到那幅画起,就感觉事情不对劲。画中人的眼神太……生动了。然后你出现了,和画中人一模一样,连泪痣的位置都不差。"
顾言挡在沈雨晴面前:"那胶卷里有什么?值得你背叛家族、追杀一个无辜女子?"
"无辜?"林耀华突然激动起来,"她祖父林志明才是叛徒!南京沦陷前,他勾结日本人出卖抗日志士,换取保全自己的画廊和财产。而顾远——"他指向顾言,"你曾祖父偷走了他们交易的证据!"
沈雨晴脑海中闪过梦中的画面:燃烧的建筑、枪声、顾远将她推入地窖前塞给她的胶卷……"不,是你祖父想销毁证据。"她声音低沉却坚定,"顾远为保护这些证据牺牲了,而林书瑶——我——带着它逃了出来。"
林耀华脸色剧变:"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些?那晚在场的人都死了!"
"因为她就是林书瑶。"顾言轻声说,眼神复杂地看着沈雨晴,"或者说,林书瑶的灵魂回来了。"
房间陷入诡异的沉默。沈雨晴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,那些梦境、那些突然出现的技能、对民国往事的熟悉感……一切都有了解释。她不是在做梦,而是在回忆——回忆自己的前世。
"荒谬!"林耀华突然怒吼,"把胶卷交出来!那里面不仅有我祖父的交易记录,还有一批被掠夺国宝的藏匿地点。如果这些公开,我们家族就完了!"
他示意保镖上前。顾言迅速抄起书桌上的青铜镇纸,挡在沈雨晴面前。"跑!"他低声道,"去周教授那里!"
沈雨晴犹豫了一秒,抓起画作冲向阳台。身后传来打斗声和家具倒塌的巨响。她回头看见顾言被一名保镖按倒在地,另一名保镖朝她扑来。
千钧一发之际,她的身体先于思考做出了反应——一个侧身闪避,右手成刀劈向对方颈部。保镖闷哼一声,踉跄几步撞在书架上。这流畅的防卫动作不属于从未受过训练的沈雨晴,而是属于曾经学过防身术的林书瑶。
"远之!"她喊道,声音里带着民国女子特有的抑扬顿挫。
顾言趁机挣脱束缚,抓起掉落的手枪——沈雨晴这才发现保镖带了武器——对准林耀华:"别动!否则我开枪了!"
林耀华脸色铁青,却真的不敢动弹。顾言慢慢退到阳台,与沈雨晴会合。
"走!"他拉住她的手,两人从消防梯迅速下到花园。远处传来警笛声——不知是谁报了警。
他们钻进顾言停在隐蔽处的摩托车,飞驰而去。夜风呼啸,沈雨晴紧抱着顾言的腰,脸颊贴在他背上。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涌上心头,仿佛历经千难万险,终于回到了归宿。
"我们去哪?"风声太大,她不得不提高音量。
"我朋友开的古董店!"顾言回头喊道,"那里有设备能读取微型胶卷!"
二十分钟后,他们躲进了城南一家不起眼的古董店。店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人,看到顾言带来的人时明显怔了一下,目光在沈雨晴脸上停留了好几秒。
"像,真像……"老人喃喃道,随即恢复常态,带他们来到后间的阁楼。这里摆满了各种古董和修复工具,角落里有一台老式显微阅读器。
顾言小心地将胶卷放入机器,调整焦距。模糊的影像逐渐清晰——那是一份名单和几张地图。名单记录了与日军合作的中国人姓名,林志明赫然在列;地图则标注了几处南京周边的地点,旁边潦草地写着"青铜器""书画""瓷器"等字样。
"这是……"沈雨晴倒吸一口冷气,"被掠夺文物的藏匿地点!"
"曾祖父是南京文物保护委员会的成员。"顾言声音沙哑,"南京陷落前,他们秘密转移了一批最重要的国宝,但大部分还是被日本人抢走了。看来他记录下了这些文物的去向。"
老人凑近看了看,突然指着其中一处标记:"这是紫金山下的一个秘密地窖!我小时候听祖父说过,抗战胜利后有人去找过,但已经空了。"
"因为被林志明出卖了。"沈雨晴轻触屏幕上那个名字,胸口发闷,"顾远……我……林书瑶带着证据想逃出去找援军,但没能成功。"
顾言握住她颤抖的手:"现在不同了。这些证据可以还历史一个公道。"
正当他们准备拷贝资料时,楼下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。老人脸色一变:"快走!阁楼有暗道!"
三人刚钻进墙后的狭窄通道,就听到楼梯上的脚步声。通道又黑又窄,沈雨晴跟在老人身后,能感觉到顾言温暖的呼吸喷在她后颈上。不知走了多久,前方出现一丝亮光——通道通向隔壁巷子的一个废弃仓库。
"你们从后门走。"老人递给他们一把车钥匙,"我的旧车就停在巷尾。把这些证据交给该交的人。"
"那你呢?"顾言担忧地问。
老人笑了笑:"我活了七十多岁,够本了。这些真相比我这条老命重要得多。"
沈雨晴突然上前拥抱了老人:"张伯,保重。"话一出口,她自己都愣住了——她怎么会知道老人姓张?
老人却毫不惊讶,轻轻拍了拍她的背:"小姐,这次一定要好好的。"
他们刚驶出几个街区,后方就传来警笛声。顾言猛打方向盘拐进一条小巷,却看到前方也有警车堵截。
"不是追我们的。"他皱眉观察,"好像是……火灾?"
浓烟从不远处的"墨韵"画廊方向升起。沈雨晴心头一紧:"林耀华要销毁证据!"
他们绕路赶到画廊时,整栋建筑已陷入火海。消防车的水柱冲向烈焰,却无法立即控制火势。围观人群中有画廊的员工,看到沈雨晴后跑过来:"沈姐!太可怕了!林总刚才冲进去说要拿什么东西,然后就——"
一声巨响,画廊顶层发生爆炸,火舌窜向夜空。
沈雨晴和顾言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同样的想法:林耀华想销毁所有可能关联到那幅画的证据,却把自己也葬送在了火海中。
三天后,南京某报社收到一份匿名包裹,内含一枚微型胶卷的扫描件和详尽说明。次日头版刊登了《震惊!南京大屠杀期间被掠国宝下落新线索》,引起轩然大波。有关部门迅速成立调查组,根据线索找到了部分文物,同时确认了当年一批汉奸的罪行,其中就包括已故林志明。
而沈雨晴和顾言,则带着那幅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悄然离开了南京。
---
一年后的上海外滩,一家名为"珍珠记忆"的小画廊低调开业。门口的海报上写着"纪念爱国画家顾远特展"。
画廊内,沈雨晴正在调整最后一幅画的灯光。这幅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被安置在特制的展示柜中,旁边的说明牌详细讲述了顾远和林书瑶的故事,以及那枚微型胶卷如何重见天日。
"这样行吗?"她后退几步审视效果。
一双温暖的手臂从背后环住她的腰,顾言的下巴搁在她肩上:"完美。"他亲吻她的耳垂,那里戴着一枚珍珠耳环——檀木盒中找到的那只。
"你相信前世今生吗?"沈雨晴突然问,靠在他怀里。
顾言沉默片刻:"一年前我还认为那是无稽之谈。但现在……"他轻轻转过她的身体,直视她的眼睛,"当我第一次见到你时,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——我认识你,不止一生一世。"
沈雨晴微笑,眼角泛起熟悉的弧度:"在张伯的古董店那晚,你睡着后,我看了顾远的日记。"她顿了顿,"最后一页写着:'若真有来世,我定在珍珠的光泽中等你。'"
顾言的眼神柔软下来,手指轻抚她戴着的珍珠耳环:"所以他成了画家,画下了戴着珍珠耳环的你。而我在古董店第一次见到你时,就被你耳垂上的那颗小痣吸引了——它像一粒小小的珍珠。"
窗外,夕阳为黄浦江镀上一层金色。沈雨晴知道,那些梦境不会再困扰她了——因为它们不是梦,而是被尘封的记忆。而现在,她和顾言终于可以开始书写新的故事,不再有战火、分离和未完成的承诺。
"这次我不会再放手了。"顾言轻声说,仿佛读懂了她的思绪。
沈雨晴踮起脚尖,在他唇上落下一个吻。珍珠耳环在夕阳中闪烁着温柔的光泽,如同跨越时空的见证。
更新时间:2025-07-07 07:53:32